“ 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提出的推動“三個轉變”的重要指示,對于全國特種設備行業的發展也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為實現我國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擺脫過去依靠廉價勞動力、依靠資源能源賺取利潤的經濟增長模式,改變目前三高一低的現狀。而“三個轉變”的提出正是解決這些核心問題的關鍵所在。
承壓設備的應用領域廣泛,在國民經濟支柱領域、戰略新興產業、航空航天和國防軍工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其制造水平、安全性能與經濟發展以及人民財產安全息息相關??倳洝叭齻€轉變”重要論述對于承壓設備行業的發展具有高度指導意義,也使承壓設備行業發展面臨重大機遇和挑戰。
活力源泉來自理念創新
對于承壓設備的研發與制造工作,發展新理念、新思路不但是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更是承壓設備產業保持活力的源泉。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人們對承壓設備提出的要求也是越來越苛刻,許多原有設計理論已經不再能滿足承壓設備現有產品的設計要求。為滿足這些新需求,迫切地需要新的 理論來指導生產實踐。
例如,由于近年來,承壓設備朝著大型化、高參數化、介質苛性化以及長周期連續運行等方向發展,傳統基于結構分析的理論已經不再適用。經過不懈地研究,現已形成一套基于容器失效模式的編排思路,能更全面地保證容器的本質安全。并且,該方法將規范化、程序化,并最終形成一套較為成熟的體系。
由此可見,我國承壓設備行業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并且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行業朝著健康、快速的方向發展。
持續發展依靠技術開發
近年來,關于承壓設備的研究已在多項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破,部分已經達到或者趕超了世界先進水平,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產品質量,同時推動了從速度到質量,從制造到創造兩方面的轉變。例如,承壓設備的輕量化就在實現上述推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承壓設備的輕量化是一種綠色的制造技術,是實現安全和經濟并重,安全與資源節約并重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國已經從應變強化技術的開發,強度安全系數調整以及低合金高強鋼的應用這3個方面對容器展開了輕量化的研究,其中應變強化技術更是已經達到了減重30%以上的效果。
這些關鍵技術上的突破為企業帶來了技術上的革新,為后續的開發、創造提供了信心和動力。而且,成果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不僅實現了節約資源、節能減排的目的,對于引領和帶動壓力容器設計制造行業技術進步更是具有重要意義。
升級提高需要標準管理
“得標準者得天下”,標準決定著市場的控制權。技術標準不僅是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競爭的制高點,而且是一個國家實行貿易保護的重要壁壘,成為非關稅壁壘的主要形式。各行各業依據標準進行生產制造,利用標準來衡量產品質量的高低,沒有先進的標準,就沒有先進的產品。世界各國都已對行業標準化問題達成共識,利用標準化來實現國家全面質量管理。
目前,我國承壓設備行業的自主技術標準化已取得諸多成果,其中不少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些技術標準推廣了新技術及科研成果,并已應用于國民經濟支柱領域和戰略新興產業中。
例如,在國民經濟支柱領域中,管道是能源(石油、天然氣)和水輸送的核心設施,是攸關國民經濟發展的生命線。聚烯烴及其復合管道作為公認的“綠色管道”,其安全使用關乎能源行業的命脈。經過近10年的努力,我國自主創新制定了國際上第一部聚烯烴管道無損監測和評定的國家標準,解決**檢、難辨和難評3大難題,推動了相關產業的升級與發展。
自主創新技術標準化,為承壓設備行業的民族品牌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進而推動實現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并有助于提高中國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三個轉變”對承壓設備的創新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快速、穩定地推動行業前進。要將這一重要論述貫徹到實處,堅持將理論創新、開發高新技術以及自主技術的標準化作為工作重心,切實提高承壓設備的創新性、安全性和實用性。